解读 | “能耗双控”与“碳排放双控”
发布日期:2025-04-25 作者:江苏现代低碳技术研究院 点击:
一、什么是”能源双控“?
能耗双控”是指中国政府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而提出的一项战略,主要包括对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强度的双重控制。具体而言,它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设定一定时期内的能源消费总量上限,限制全国和各地区的能源使用量,以避免能源过度消耗和资源浪费。这一措施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能源消费总量是指一定地域内,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居民家庭在一定时期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
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信达证券研发中心整理
2000年至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从14.1亿吨标准煤翻了约3倍至约49.7亿吨标准煤。
2. 控制能源强度
能源强度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地区每生产一个单位的地区生产总值所消费的能源。能源强度是指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量。通过控制能源强度,政府希望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的比例。这需要企业和行业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推动技术创新,以达到更高的能效水平。
来源:万得,信达证券研发中心整理
从2000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从0.982 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0.571 吨标准煤/万元。20 年间,我国能源强度下降了约42%。
主要目标
“能耗双控”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实现可持续发展,支持中国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实施途径
▶为实现“能耗双控”,政府通常采取以下措施:
▶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设定能耗目标。
▶加强对高耗能行业的监管与管理。
▶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提供财政和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能效提升。
总结
“能耗双控”是中国在面对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时,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通过双重控制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碳排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什么是”碳排放双控“?
碳排放双控”是中国政府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而提出的一项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对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双重控制。具体来说,它涵盖以下两个方面:
1. 控制碳排放总量
设定一定时期内的碳排放上限,以限制全国和各地区的碳排放总量。这一措施旨在遏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2. 控制碳排放强度
碳排放强度是指单位GDP所产生的碳排放量。通过控制碳排放强度,政府希望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每单位经济产出所产生的碳排放。这需要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能源结构优化,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
主要目标
“碳排放双控”的主要目标包括:
▶促进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压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实施途径
为实现“碳排放双控”,政府通常采取以下措施: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碳排放目标。
▶加强对高排放行业的监管,推动其减排。
▶促进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提供政策和财政支持,鼓励企业进行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
总结
“碳排放双控”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旨在通过双重控制来降低碳排放,推动经济转型,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奠定基础。
三、“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历史进程?
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是中国在应对能源和环境挑战过程中相继提出的重要政策措施,它们的历史进程可以概括如下:
能耗双控的历史进程
1.早期政策背景(20世纪90年代)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费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1997年,中国政府在《九五计划》中首次提出节能目标。
2.《节能法》的出台(1997年)
《节能法》的实施为后续的节能政策奠定了法律基础,明确了节能的原则和措施。
3.“十一五”规划(2006年)
在“十一五”规划中,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单位GDP能耗降低的具体目标,推动各地区和部门实施节能措施。
4.“十二五”规划(2011年)
加强了对能耗的控制,设定了更加严格的能耗降低目标,要求各地政府和企业采取切实措施。
5.“能耗双控”政策提出(2021年)
在“十四五”规划的背景下,国家提出“能耗双控”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减排目标的重要措施,强调对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重控制。
碳排放双控的历史进程
1.气候变化议题的重视(2000年代初)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加剧,中国逐渐认识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性。2009年,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2.“十二五”期间的政策探索(2011年)
“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提出了碳强度(单位GDP碳排放)降低目标,标志着中国在减排方面的决心。
3.碳交易市场的建立(2013年)
中国开始在部分城市和地区试点碳交易市场,为后续的全国性碳市场铺平道路。
4.“十四五”规划与碳中和目标(2020年)
2020年,中国宣布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作为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碳排放双控政策应运而生。
5.“碳排放双控”政策的实施(2021年)
政府开始制定具体的碳排放控制措施,推动实施碳排放双控,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总结
“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是中国在应对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过程中逐步演变而来的重要政策。两者相辅相成,旨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供保障。
四、“能耗双控”与双碳目标的关系?
传统的能耗双控政策着眼于减少能源强度(单位GDP的能耗)和控制总能源消耗。然而,这种政策并未区分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的差异,导致部分依赖清洁能源的企业和地区也面临同样的限制。
而碳排放双控政策则通过直接控制碳排放强度和总量,确保在不牺牲清洁能源发展的同时,实现整体减排目标。这标志着中国从过程控制转向结果导向的管理方式。
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费是达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因素。
CO2排放量的构成可以分解为三个部分:GDP、单位GDP能源消费和单位能源消费的CO2 排放量:
降低碳排放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降低单位GDP的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GDP),二是降低单位能源消费的CO2排放量。其中单位GDP的能源消费量即为能源强度。
声明:本文转自江苏现代低碳技术研究院。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供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商业用途。如文中的内容、图片、音频、视频等存在第三方的在先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